硫产业链新态势:价格波动引关注,国内外需求多元增长迎挑战


在化工产业的庞大版图中,硫产业链始终占据着关键地位,其市场动态深刻影响着诸多下游行业的发展。近期,在中国硫酸工业协会于济南主办的2025年硫产业链春季市场交流会上,一系列关于硫产业链的重要信息得以披露,为我们洞察该领域的现状与未来趋势提供了关键视角。

 

从硫酸、硫黄的价格波动,到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消长,再到各下游行业的发展态势,硫产业链正展现出一幅复杂而又充满机遇的画面。

 

价格涨跌互现,长期走势被看好

 

春节过后,硫酸与硫黄市场价格呈现出显著的上扬态势,且这一涨势延续至今。硫酸协会秘书长李崇指出,硫黄作为硫酸生产的关键原料,其价格上涨对硫酸成本形成有力支撑。与此同时,市场上冶炼酸供应的减少,使得硫酸价格走势更为坚挺。

 

 

然而,硫酸协会副秘书长廖康程认为,尽管当前硫黄价格涨幅较大,但短期内仍面临回调压力。一个关键因素在于,硫黄价格的上涨尚未有效传导至下游产品。下游市场对高价硫黄的承接能力不足,限制了其价格的进一步上行空间。

 

从长远视角审视,廖康程指出,硫酸与硫黄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的需求走势较为乐观。即便价格出现回调,整体价格水平相较于前几年仍有望实现攀升。当前,需求是推动硫黄价格上涨的核心动力,而这一需求并非短期现象,而是具有长期持续性。这意味着硫黄与硫酸的市场价值可能需要重新评估,长期来看存在较大的增长潜力。

 

回顾国内硫黄现货市场,202311月至20246月,硫黄港口现货价格一直在千元以下震荡徘徊,直至20247月才突破千元大关。进入20252月底,硫黄市场迎来重大变化,价格迅速攀升至高位。尤其是3月的硫黄现货市场表现突出,最高日度涨幅达165/吨。

 

数据显示,截至321日,镇江港硫黄现货价格已涨至2440/吨,较上月同期上涨570/吨,涨幅达30.48%,较去年同期涨幅更是超过160%。在国际市场,硫黄价格同样表现坚挺。由于北非、东南亚等地区对硫黄的新增需求,国际硫黄市场供应格局已从供大于求逐渐转变为供不应求,预计国际硫黄市场价格将长期维持在相对高位,这也为国内硫黄价格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内需求多元增长,各领域表现亮眼

 

根据中国硫酸工业协会2024年的统计数据,在硫酸消费结构中,化肥领域占比36.9%,依然占据重要地位;硫酸法钛白粉作为第二大下游行业,消费占比达13.4%;己内酰胺位列第三,消费占比为6.5%

 

国家生产力促进中心钛白分中心专家潘向雷指出,2022-2024年期间,我国钛白粉产量总量逐年递增,且有效总产能的递增速度更为显著,这一良好发展势头在2025年有望延续。具体来看,2025年国内新增硫酸法钛白产能10万吨/年,总产能将达到547万吨/年,而到2026年,国内钛白粉总产能预计将攀升至692万吨/年。

 

隆众资讯高级分析师庄萧华表示,2020-2024年期间,中国己内酰胺消费量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下游需求始终保持高景气度,预计这一趋势在未来仍将持续。预测2025-2029年期间,中国己内酰胺累计新建产能约30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约为9%

 

 

在新能源行业,其对硫酸的需求也正逐步释放。李崇指出,到2026年,市场对磷酸铁锂材料的需求有望超过400万吨,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Acuity Commodities Ltd高级分析师Freda Gordon也认同,磷酸铁锂产业的发展正有力推动着硫酸和硫黄的需求增长。

 

从硫黄的供应端来看,2024年,我国硫黄产能为1882万吨,产量达1113万吨,进口量995万吨,进口依存度约为47.2%,对进口的依赖程度较高,且国内新增产能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国际市场上,中东、俄罗斯等地区的出口量变化对我国市场供应影响显著。从产能分布来看,国内硫黄行业呈现高度集中化趋势。中石化(834万吨)、中石油(368万吨)和荣盛石化(121万吨)位居行业前三,合计占据全国70%以上的产能,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

 

今年以来,山东省对燃料油等非常规原料的消费税抵扣政策进行了调整,地炼企业成本大幅上升。以燃料油为例,消费税抵扣比例从全额退还降至约60%,单吨成本增加近500元。受此影响,山东地炼开工率持续下滑,目前已跌至50%以下,创五年来新低。截至36日,山东独立炼厂常减压周均产能利用率仅为43.99%,同比下降9.55个百分点。地炼开工率的下滑导致硫黄产能利用率下降,进一步加剧了硫黄供应紧张的局面。

 

而硫黄的主要下游产品是磷肥,占据了最大市场份额。此外,钛白粉、己内酰胺、商业黄酸等行业也对硫黄有较大需求。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因素来看,3-4月是传统春耕备肥期,磷肥需求旺盛。2024年,国内硫黄消费量因下游新增产能释放及部分地区供需格局调整而显著增长。特别是磷酸铁、己内酰胺等新能源和化工行业对硫黄的需求快速上升,进一步推动了市场消费量的提升。

 

国际需求有缓,新兴力量在崛起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2025年全球硫黄需求将增长8%,消费量将达到7100万吨。需求增长区域主要集中在除中欧、北美和西亚以外的所有地区。

 

李崇指出,近年来,力勤、华友、青山、格林美等公司在印尼大规模布局湿法镍冶炼项目。截至2024年底,新建湿法镍冶炼项目规模已达38万吨/年。若按照乐观预期,未来印尼的硫黄年需求量将高达1300万吨。

 

2024年,国际硫黄需求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同比增幅达9%。但标普国际高级分析师赵磊预计,2025年国际市场硫的需求仅会小幅增长0.3%,其中化工和其他工业领域的总需求将同比增长5%,东亚仍将是全球最大的硫消费区域。

 

Freda分析指出,2025年全球硫酸消费量将达到3.08亿吨,整体预计呈现增长态势,但中欧和西亚地区的消费量将保持持平,大洋洲硫酸消费量则会出现下降。

 

前景机遇并存,迎接新的挑战

 

综合当前硫产业链的市场态势,硫酸和硫黄在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支撑下,长期发展前景较为乐观。尽管短期内硫酸价格上涨可能因下游市场的承接问题而受到一定限制,但从长远来看,随着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持续发展以及传统行业需求的稳定增长,硫产业链的市场价值有望进一步提升。

 

在国内,政策的支持以及下游行业如钛白粉、己内酰胺、新能源等领域的扩张,为硫产业链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在国际上,虽然部分地区需求增速有所放缓,但新兴市场如印尼等地的需求崛起,也为硫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

 

对于硫产业链相关企业而言,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把握新兴市场机遇,加大在新兴应用领域的产品研发与市场拓展力度。在供应端,企业应合理规划产能,提升自身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能力,以应对国际市场供应格局的变化。同时,加强行业内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市场波动带来的挑战,也是硫产业链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所在。

 

展望未来,硫产业链的发展将面临更多元化的挑战与机遇。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环保政策的趋严,硫产业链上的企业需要更加注重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环保设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与排放,不仅能够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也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同时,面对国内外市场的不断变化,硫产业链企业还需加强市场研究,精准把握客户需求,灵活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策略。通过深化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构建稳定的供应链体系,共同抵御市场风险,推动硫产业链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硫产业链企业更应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与机遇,共同开创硫产业链更加辉煌的未来。

相关资讯

0411-39112188

地址

大连瓦房店市文兰办事处五一路一段106号

盛佳

Copyright:©2022 大连盛佳化工物资有限公司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大连

  SEO标签

这里是占位文字